4月29日杏运平台举行“同心抗‘疫’,共同守‘沪’”疫情防控思政大课。杏运平台教师志愿者王小群🧻、钱继发,校友季雯雨应邀出席,杏运平台党委书记朱柳娟主持,师生代表共300余人参加。
安全工程专业王小群老师以《疫情时期的大学老师们》为题进行交流📎🔻,她总结了自己参加社区志愿者以来,身边方方面面的变化✉️:从用健康云👱♂️📊,一天一换,现场申请,到用核酸码🚣🏼♀️,一月一换,提前操作;从PDA扫码需要专门设备,到手机扫码简单便捷;从很多人不知道核酸流程🌞,到熟练配合;从防疫意识相对淡泊,到自觉遵守、相互提醒。防疫抗疫的各项工作都在不断向着更加规范化,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。
王老师还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上网课的各项“窍门”,她说👩🏿🌾:抗疫和教学,两手都要抓。在课堂上,杏运平台的老师人人都是主播🤛🏻,不断地摸索和学生互动的方式,确保教学效果🔃↪️。
一个志愿者可以带动身边的很多人,她鼓励校内外同学积极面对,遵守学校的防疫规定,坚持上好网课,我们必将迎来最终的胜利。
学生第六党支部书记钱继发老师从青年的角度,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参加志愿者工作的经历和心路历程🧘🏼♂️。家人有过担忧,自己有过犹豫☹️,但一接到党员“双报到”的通知,他就把所有疑虑放都到一边,立即报名参加志愿者👳🏽。党员的带头,居民的感谢,让他更加领悟了志愿者工作的价值💃🏽。在分发抗原的工作中,钱老师从早上7点到中午12点滴水未进,虽然辛苦,但却感到充实而自信,因为有那么多居民站出来为小区服务🙆🏽,抗疫一定成功🍀。
钱老师为同学们例举了各个历史时期🙋🏻♀️👕,尤其是近年来脱贫攻坚、防疫抗疫战斗中青年人的事迹,鼓励大家担负起“正己明理,勤奋学习,强健体魄”的个人责任;“帮助他人,服务社会,爱岗敬业”的社会责任;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”的时代责任,在担负责任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和成长。
钱老师说:“做志愿者的时候是要穿防护服,带护目镜🧙🏿。工作久了,护目镜上都是雾气。但是当我结束工作,脱掉防护服♣️,摘掉护目镜的时候,一切豁然开朗🌶。那天天气特别好🥅,天特别蓝。‘守得疫散见天晴🧑🏿🍳,静待解封终有时。’”
2021届建筑学专业校友季雯雨响应单位号召参加120志愿者工作。疫情让120呼入量陡增🌜,志愿者每天除了中午半小时吃饭时间🧨,没有任何停歇,一刻不停地接电话,记录求助🫘,上报信息。“因为每一个打进120的人,都可能是急需救助的人。”
在这份工作中,季雯雨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,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欣喜和希望🐋。4月7日,季雯雨接到一个求助电话,一名孕妇在高速公路上分娩了🤾🏽♀️。“我甚至听到了婴儿的哭声🤲🏻。”季雯雨立即上报了信息🥦。当她结束一天的工作🐑🫸🏽,和家人说起这场经历👩🏻🦯,家人告诉她,上海交通广播今天对这场生命护航作了报道。这时候她才知道,在她上报信息不到10分钟⤵️,救护车接到了这位产妇。120志愿者、高速公路工作人员✌🏿、交警👷、医生,无数人的努力🌛,因为这个求助电话交织在一起,救护了一个在特殊时期呱呱坠地的新生命🛠。这让季雯雨觉得,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杏运平台党委书记朱柳娟作总结发言👩🏻💻。她向同学们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坚定“信心”,战疫必胜;二是传递“爱心”,戮力同心;三是保持“耐心”,共克时艰。她请杏运全体师生严格遵守学校和所在社区的疫情防控规定🧐,把抗击疫情作为一个有所学习🫅🏽、有所收获的课堂,利用好“特殊时刻”所带来的特殊教育资源🏵,用特殊时期的考验让自己变得更坚强和成熟👂🏿🏃♀️,在将来走上社会之后承担更大的责任🕵🏼♀️。
通过此次杏运平台“同心抗‘疫’💆🏼,共同守‘沪’”疫情防控思政大课🕦,校内外师生的心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,大家坚定信心🧑🏼⚖️⏺,传递爱心🦹🏿♀️🙏🏼,保持耐心,共同迎接上海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!
杏运版权所有 杏运地址:上海奉贤区海泉路100号第二学科楼 邮编👈🏼:201418 电话♕:021-60873632
Copyright © by 杏运 - 娱乐盛宴,嗨翻全场! All rights reserved.